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
6月18日,湖北咸寧“水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座談活動在咸寧高新區成功舉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等單位專家學者,新華社湖北分社、新華網、《經濟參考報》、《湖北日報》、《中國經營報》、《中國消費者》等媒體、記者圍繞咸寧“一瓶水”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了解并交流,同時走訪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湖北奧瑞金制罐有限公司等企業。
咸寧市水資源豐富,全市地表水資源量達80億立方米,得天獨厚的水資源和綠色生態環境,為咸寧“水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咸寧高新區落戶企業400余個,以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為龍頭,奧瑞金、元氣森林、安利等為支撐的飲料產業鏈產值規模達100億元,其中紅牛飲料年產量超14億罐。咸寧高新區表示,自2005年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落戶以來,在產業鏈的協同帶動下,奧瑞金、安利、元氣森林、今麥郎等一大批國內外知名飲料品牌相繼落戶園區,并實現了產業集群化發展,推動咸寧“一瓶水”經濟逐步壯大。
紅牛維他命飲料(湖北)有限公司總經理葛海一向參加座談會的專家、媒體介紹了中國紅牛在湖北咸寧的發展歷史和現狀。葛海一介紹,自項目簽約,經過20年發展,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已成為咸寧食品飲料產業龍頭企業。截至2023年,已累計生產紅牛191.52億罐,獲省級、市級以上榮譽表彰100余項,1人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在新質生產力數轉智改的驅動下,基地大力推動人工智能和5G技術在生產制造中的應用,對設備設施進行智能化改造。紅牛工廠已經入選省級5G全連接工廠名單,實現了咸寧市5G全連接工廠項目“零”的突破。
中部崛起戰略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被提出,并在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期間(2006-2010年)上升為國家戰略。在中部崛起戰略提出二十周年之際,中部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再次成為政策熱點和各領域專家關注的焦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季為民表示,此次來咸寧調研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咸寧美,紅牛強”。紅牛在咸寧得到發展的同時,也給咸寧帶來了發展的新動能。在當下國家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背景下,咸寧在湖北省促進中部崛起的發展重任中潛力很大。咸寧“水經濟”產業布局,以及園區企業的數字經濟創新、綠色工廠建設等等,是咸寧踐行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行動。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副理事長賀可嘉認為,水深則魚躍,城強則賈興。在咸寧,水資源不僅孕育了咸寧,也給產業發展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和活力。產業的興盛發展與企業的不斷創新有很大的關系。在近30年的發展過程中,華彬集團和中國紅牛在固守品質的同時,不斷深入地進行數字化改造,積極拉動傳統產業進入“數轉智改”的升級進程,率先完成了5G工廠建設,為同行業企業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提供了很好的示例。同時賀可嘉建議,咸寧高新區可積極探索建設以飲料產業為主的數據資產化服務中心,推動相關企業的數據入表,探索并完成全國第一例飲料產業企業的數據資產評估入表標準化以及資產化掛牌交易,這將會為“水經濟”轉型發展起到非常好的拉動作用和示范作用。
湖北省消費者委員會秘書長助理陳蓉表示,中國紅牛29年沒有漲價,不僅是其擴產能、降成本的結果,也是對消費者實實在在的回饋,消費者是受益的。“水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構建公平、誠信、共贏的消費生態系統,企業要確保所經營的商品來源可溯、去向可查、貨真價實。希望中國紅牛、奧瑞金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不斷帶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努力讓消費者有更好的體驗。
葛海一對到訪調研的專家學者、媒體記者說,中國紅牛的發展離不開咸寧這片熱土的滋養。2024年7月1日,華彬集團將迎來40周年華誕,中國紅牛湖北生產基地累計產量也將在七月初突破200億罐。“作為功能飲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將繼續深耕細作,助力咸寧高新區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世界級飲料生產基地’”。
咸寧高新區表示,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和水資源優勢,全區上下將堅定當好企業服務“店小二”,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持續做大做強飲料產業,讓咸寧因水而更加美好。
由于雙方核心訴訟一直未能分出勝負,泰國天絲希望通過對經銷商“下手”的方式,把市場的水攪渾。
長沙中院認為,“天絲公司目前尚無充分有效的證據證明紅牛公司侵犯了天絲公司的商標權,故其在本案中主張紅牛公司的下級經銷商糖酒公司侵犯商標權依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多措并舉活躍并購重組市場,支持上市公司轉型升級、提升質量;大力發展私募股權創投市場,培育更多長期資金和耐心資本;有序擴大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提升外資機構投資便利性;等等。
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