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 |
年內,證券行業頻頻傳出降薪消息,伴隨A股中報季收官,上市券商薪酬情況浮出水面。
整體來看,券商“薪酬包”普降。第一財經記者據Choice數據及半年報梳理,今年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薪酬總額約745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逾百億,同比下降約12%。
龍頭券商里,“三中一華”上半年薪酬總額齊齊下滑。其中,中信證券該指標縮水至百億元以下,當期為97.9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8.9%。中金公司“薪酬包”縮水明顯,上半年薪酬總額43.69億元,同比下降超24%。
不過,大型券商里,銀河證券薪酬總額逆勢增長,上半年實現超4%的增幅,達36.03億元。
人均薪酬上,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人均薪酬37.05萬,同比下降超9%,月均近6.2萬,仍居于首位;首創證券則逆勢漲薪,上半年人均薪酬29.01萬,同比增長超四成,月均約4.8萬。
與此同時,記者了解到,多家券商自去年以來對薪酬結構進行調整,并對多部門實施了減薪。有大型券商投行部門員工稱,隨著IPO收緊,項目量減少,與之掛鉤的績效獎金基本沒有了。另有券商中后臺人士對記者表示:“去年的年終獎大概是一個月工資,發放時間、具體金額沒有提前通知,到手才能知道有多少。”
中金“薪酬包”降逾兩成,銀河逆勢增長
年內券商降薪傳聞頻出,從中報數據來看,行業薪酬普降。
據應付職工薪酬等數據綜合計算,上半年,43家上市券商薪酬總額745.71億元,較2023年同期縮水103.14億元,降幅超12%。
薪酬總額排名上,“一哥”中信證券上半年薪酬總額降至百億元以下,當期為97.9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07.5億元縮水8.9%,但仍居上市券商首位。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泰證券上半年薪酬總額均在40億元以上,同比降幅都在10%以上。
緊隨其后的,有6家券商上半年薪酬總額在30億元~40億元區間,涉及廣發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等。3家該指標超20億元,為中泰證券、國信證券和興業證券。
中小券商的“薪酬包”與龍頭差距明顯,上半年,國元證券、長城證券、東北證券等22家上市券商薪酬總額在10億元以上。
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市券商薪酬總額普降。上述43家中,超八成(37家)券商薪酬總額同比下滑。
降幅最大的是光大證券,上半年薪酬總額15.81億元,同比下降26.59%;中金公司、浙商證券、中泰證券、天風證券等其余7家該指標降幅也在兩成以上。國泰君安、東吳證券、信達證券、海通證券等14家上市券商降幅在10%以上。
不過,也有6家上市券商的薪酬總額在逆勢增長。首創證券增幅最大,上半年薪酬總額5.1億,同比增加超58%;南京證券、第一創業分別為5.02億和6.81億,同比增長約25%和11%。國元證券、銀河證券、華安證券該指標也實現正增長。
首創證券的“薪酬包”為何逆勢大增五成?該公司在中報里提到,截至今年6月底,應付職工薪酬約2.23億元,同比增加約46%,主要系應付短期薪酬增加。
“券商一哥”中信人均月薪6.2萬
薪酬總額普降之下,券商員工的人均薪酬也在下滑。
據Wind及公司中報,有可比數據的41家上市券商中,八成(33家)上半年人均薪酬下滑,9家降幅在兩成以上。
人均薪酬排在前列的多為龍頭券商,不過,也有一些中小券商及區域龍頭躋身前十之列。
按照薪酬總額和員工總數粗略計算,今年上半年,中信證券人均薪酬37.05萬,排在首位,同比下降超9%,年內人均月薪在6.2萬左右;首創證券、中金公司分別為29.01萬和28.81萬,前者同比增長超四成,后者則降逾兩成。
多家大中型券商人均薪酬水平相當,申萬宏源、長城證券、國金證券、國泰證券和中泰證券,上半年人均薪酬都在27萬左右,月均4.5萬元,均同比下滑。緊隨其后的是中信建投、廣發證券、華泰證券和銀河證券,該指標在25萬左右,月均超4萬元。
上半年人均薪酬在20萬~25萬區間的,有招商證券、西部證券、海通證券、方正證券等16家上市券商。而人均薪酬墊底的是中銀證券,上半年為13.54萬元,華林證券、國海證券、華安證券上半年人均薪酬也在15萬元以下。
從降幅來看,今年上半年,國聯證券、天風證券人均薪酬同比降超三成,東吳、財達、光大、海通等降幅超兩成。
不過,首創證券上半年人均薪酬大漲超40%,第一創業、南京證券漲逾兩成。
機構表示,當前券商板塊估值與盈利均處于歷史底部,長期估值修復的空間較大。
上半年已減員246人
中信證券披露半年報,202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1.83億元,同比下降4.18%。
IPO“帶病闖關”“帶傷上市”,發行人及中介難逃追責。
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